贴心的后勤保障—No one is left behind
对于很多互惠生来说,纽约之旅是她们第一次国际旅行。各种忐忑和不确定可以想象。A协会给每个姑娘都订了直飞的航班,和她们分享同航班出发互惠生的信息,并提前发了一份详细的落地指南,指导大家下飞机后要走的步骤,当然,还少不了一个24小时紧急联系电话。Gillian一出登记口,就看到接机的APiA协会代表,高举粉色接机牌,醒目地站在那里。
4天的培训都是在希尔顿旗下的Double Tree酒店进行。食,宿,学,娱乐一体的模式很大程度方便了刚刚经历长途飞行的互惠生们。四星级酒店的服务和设施果然名不虚传:一进酒店,服务员就贴心地送上水 果,安排行李搬运。周边幽静美丽的环境保证了休息的质量,美味营养的三餐给大家补充足够的能量,宽敞的会议室提供了足够的学习互动空间。累了,就在大草坪 上躺躺,或者去游个泳,泡个桑拿什么的。除此之外,A协会的后勤专员Vikki在培训营全天候为互惠生随时解决突发问题。谁生病啦,东西找不到了,都去找Vikki。毕竟是在A协会从事10几年的后勤工作了,所有事情Vikki都处理得妥妥的。培训的最后一天,100多个互惠生由Vikki组织,有条不紊地分组奔赴各自的下一站。目送完最后一个互惠生上车,Gillian给了Vikki一个大大的拥抱,感谢她的关照,并由衷感慨,有她,就是安心。
APiP协会的名片—Jody the lead trainer
喜欢美剧的人大多看过以纽约为背景的 “Friends”,也应该对主题曲里的那句“I will be there for you…”耳熟能详吧。资深培训师Jody在培训一开始,就把这个信息强烈地传达给了互惠生们:我们的项目是有法律保障的,会保护每个互惠生。遇到问题不要怕,我们会支持大家。Jody 有资格说这样的话,是因为她见证了这个项目的诞生和成长。 明年是A协会成立30周年,也代表了Jody在A协会工作的年头。 如果不是对互惠生项目真正认同,热爱,不会有谁能坚持30年这么久。更何况她家住在离培训地5个多小时车程的Vermont州,每周一次的培训总要风尘仆仆地开车往返。像Jody这样的工作人员,A协会还有很多,比如在另一间教室培训的Joan, 还有很多community counselor,都已经从业15到20余年。她们的经验,直接让互惠生和家庭受益,促进了项目的良性运转。
Jody给Gillian的印象是亦柔亦刚。讲到动情处,会有几个姑娘轻轻啜泣,她也及时递上纸巾。在需要表达坚定的立场,比如讲解一些法规或安全守则时,她的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,让每个人都要牢记。连续几个小时的培训一点都不枯燥,因为穿插了各种故事,视频,小组活动等。不得不说,Jody的演讲水平绝对一流。但更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是她对待每个互惠生的那份真心。在场的所有互惠生来自什么国家,去什么样的家庭,照顾什么样的孩子,Jody都通过让互惠生起立的方式一一点到,表达她的尊重。在德国互惠生占绝对多数的情况下,Jody对中国互惠生并未忽视。甚至在Gillian回国后,还通过email, 表达对参加培训的中国互惠生的好评。Love you, Jody! 如果大家知道Jody在65岁的时候,还自驾横穿美国大陆,那么对迈出互惠美国的一小步,你还会犹豫吗?
和世界相遇— make international friends
参加互惠项目的女孩,一定是有爱心,会照顾人,对不同文化感兴趣的人。当特质类似的人聚到一起,友谊的缔结是很自然的事。互惠培训营的几天时间Gillian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。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的姑娘们,讲着各种口音的英语,从落地前的素不相识到分别时的难舍难分。培训的教室,酒店外的花园,纽约街头,洛克菲勒大厦的顶端,都留下了她们美丽的合影,还有再次相聚的约定。Gillian自己收获了来自墨西哥的友谊,对墨西哥的互惠机构也更加了解。我们的中国姑娘也没落单,她们有的被德国姑娘们 “adopt”, 有的和乌克兰姑娘结伴,获得诸多关照。当听到英文不怎么好的瑶跟我说 “这些女孩(来自南美的小伙伴)对我超级好啊,吃饭什么的都叫我,跟我形影不离。我英语差,她们很耐心给我一遍遍用手机翻译…”时,好感动。
当世界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时,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放下一切偏见和杂念,勇敢地走进去。各种精彩的相遇,只有你来,才能体验!
深入“第一家”幕后— what is behind the scene
培训营结束后的第二天,Gillian去参观了位于康州的A协会总部。想想能亲眼看到美国第一家互惠生协会的真实运作情况,还是很兴奋的。
作为美国对外研究协会(AIFS)的一个分支,A协会在整栋AIFS办公楼里,占了底楼一层。办公室是现代风格,各种互惠生的照片,海报装点着墙面,充满了人文气息。30多位员工构成了家庭匹配端和互惠生在美支持的强大后盾。每年上千个匹配就是在这样一个高经验值,高效的团队操作下产生的。
匹配团队的核心成员给我们介绍了基本的匹配流程,并展现了家庭端和匹配专员端操作平台的情况。A协会的操作平台是近三年全面升级过的,每一件和匹配相关的事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,非常先进。 家庭可以通过自己的search, 找到符合条件的互惠生,拉到 “favorite”的名单里。协会匹配专员也会定期向家庭推荐他们想要的互惠生,隔两天跟进一次,直到有结果。为了能尽快被家庭搜索到,互惠生在填申请资料时,一定要突出一些关键词,像语言,特长,技能,照顾年龄段等。
Gillian还会见了负责帮助互惠生联系家庭的协调员,负责管理地方代表的区域经理,还有教育项目的负责人等。大家分享了一些案例经验。对于很多申请人关心的家庭数量问题,Gillian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:We need more Chinese au pairs! 所以家庭多多,大家要做的就是提高各方面的技能,方能进入“favorite”的名单哦。
参观在办公室每周五的员工轻松一刻活动中结束。品着不含酒精的mocktail, Gillian为自己的5天培训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而你的旅程,才刚刚开始。